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超高场磁共振影像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30 作者:人事处

报告者:童延,博士生,牛津大学 

 :201992日(周一) 

 :下午14:0015:30 

 :心理所南楼六层会议室 

摘要: 

  主磁场场强为7特斯拉(7T)及以上的磁共振仪被称为超高场磁共振仪,而更高的场强可以带来更高的信噪比。信噪比的提高可以用于在相同时间内提高图像分辨率,也可以用来减少扫描时间。超高场的优势在脑成像中尤其明显。超高磁场对研究认知,特别一些精细脑核团有重要意义。在磁共振结构像中,图像分辨率越高、图像对比度越强,就可以更清晰地识别神经系统的细微结构。例如,超高场带来的更高的信噪比使获取高分辨率的脊柱成像变得可能。此外,来自德国马德堡的科学家已经在7T磁共振仪上采集到了分辨率为250微米的高清结构像。同时,在神经科学的应用中,7T磁共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fMRI)中,血氧浓度相依对比(BOLD)也随场强的增强而增强。因此fMRI7T上的信噪比提升比结构像更高,也使高时间、空间分辨率fMRI在各种神经科学问题中的应用中实现。7T上的高清大脑皮层功能影像(laminar fMRI)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了解脑功能在空间中的分布,而更高信噪比的静息态功能性影像(resting state fMRI)也可以使我们获取更密、更可靠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网络。 

  然而,7T磁共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射频场(B1)的不均匀性。这是由于射频波的波长随着场强的提高而减小,从而在人体组织内部产生干涉。因此,在7T脑成像中经常出现“中间亮,周围暗”的情况,从而给定量分析和精确诊断带来难度。我目前的课题(并行激发技术,pTx)就是为了解决超高场磁共振这一大难题。pTx通过在不同的激发线圈元件中采用不同的射频波形从而实现均匀的到B1场。 

报告者简介 

  童延,牛津大学博士生。2016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全校前3%)毕业于美国德州A&M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获得Magna Cum Laude称号(拉丁文学位荣誉极优等)。本科期间在瑞士洛桑大学医院(CHUV)、韩国国立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参与研究工作。从201610月开始在牛津大学的博士研究,导师为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前主席、医学磁共振杂志(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总主编Peter Jezzard教授。目前课题方向为:超高场磁共振、射频脉冲设计、并行激发技术(pTx)。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