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体育科学与脑科学在本世纪的首次碰撞:记首届华人“运动行为与脑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心理所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6-27 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运动员有特殊的大脑结构吗?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大脑的执行控制功能吗?儿童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吗?感统训练是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有效途径吗?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获得解答。

  6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的首届华人“运动行为与脑健康”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第二届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学术年会在心理所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是第一次在体育运动领域召开的大规模脑科学会议。本次大会由心理所副研究员、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学组副主任委员魏高峡主持,心理所副所长刘勋研究员致开幕辞。

 

魏高峡副研究员主持大会

 

刘勋副所长致开幕辞

 

  本次大会分为运动领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脑成像方法学以及成果的期刊发表四个专题进行。

  作为大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运动领域的神经科学研究专题报告又分为锻炼领域和竞技体育领域。在锻炼领域中,大会邀请了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运动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张育恺教授和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健康及社会科学学院解剖学的学科带头人曾伟男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急性有氧运动与认知功能:从行为、认知神经科学得到的启示(Acute Exercise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From Behavior,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 Implications)”和“身心运动对轻度认知损伤老年人的作用及在近红外光谱研究下其可能的脑机制(Effects of mind-body training on falls in older person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s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rough a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的特邀主题报告,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在竞技运动领域中,大会邀请了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成林教授作了题为“高水平运动员感知运动加工优势的大脑神经活动特征”的特邀主题报告,展现了今后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在竞技类运动中研究、应用和发展的前景。

  在认知心理学的专题报告中,来自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兼中国分会会长、深圳大学的罗跃嘉教授作了题为“焦虑与执行功能的脑机制”的特邀主题报告,对体育学界探索运动对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脑成像方法学领域,来自心理所的左西年研究员就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信效度作了专题报告,从心理统计学基础信效度概念出发,讨论了磁共振成像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为运动认知神经科学中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指引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期刊发表领域,来自不同期刊杂志的编辑、编审分享了成果投稿的经验和建议,为推动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会特邀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

 

  除此之外,大会还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的罗劲教授、心理所的严超赣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朱朝喆教授和牛海晶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的邵永聪副教授和孔垂辉编审,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琳教授、深圳大学的邹立业教授、广州体育学院的项明强副教授、心理所的王妍副研究员、王日出编辑以及卫垌圻馆长等十二位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发言。

 

十二位学者的精彩报告

 

  本次大会有超过100人注册参与,领域内知名华人专家学者们就体育运动领域神经科学的理论、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等各个层面开展深入交流对话与思想碰撞,积极推动了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

 

大会集体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