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态


实验室两名青年科研人员被提聘为研究员
日期: 2012/02/09 

2011年12月,心理所开展了正高专业技术岗位提聘工作。经自由申请、资格审查和答辩评审,并经所务会研究,高文斌和郭建友两人被聘为研究员。他们两人都是国内培养的博士,获得过心理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现将两人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高文斌博士,男,1975年生。2002年获得中科院心理所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心理所助理研究员,2005年1月被聘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四级)。现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心理咨询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心理健康领域研究与心理学实践技术探索,迄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包括SCI、SSCI、EISSCI和CSCD索引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SSCI/EI(英文)收录刊物上发表文章4篇,撰写专著3本。目前已承担“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研究”、“中国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研究”、“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中国彩民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行为干预”、“奥运攻关课题-国家运动队心理训练”、“审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16项,同时主持开展对国家电网、中兴通讯、北京联通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心理支持和服务项目。

  未来将继续围绕临床心理评估、大人群心理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干预方法开展科研工作,并加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研究。现阶段重点在两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关于互联网领域心理研究,如互联网生活方式、网络心理环境等;二是心理健康促进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如心理教育、心理干预、信息技术在心理服务中的应用等。

  郭建友博士,男,1978年6月生。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并获博士学位,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任心理所助理研究员,2009年1月聘为副研究员,2012年1月聘为研究员。近5年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9篇,CSCD收录论文2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Psychopharmacology和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2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2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计划,2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2011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08至2011年连续四年在心理所年度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项。利用建立的适用于小鼠的安慰剂模型,在国际上首次确认动物的安慰剂镇痛效应分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成分。在此基础上,证实建立安慰剂镇痛效应的大鼠,在抑郁行为的测试中表现出抗抑郁作用,首次发现了动物的安慰剂迁移效应。利用建立的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动物模型,分别进行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对安慰剂镇痛效应的作用脑区及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阐明参与阿片类与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主要脑区、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受体的类型。同时进行中医药防治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的药理研究。

http://www.psych.ac.cn/xwzx/zhxw/201202/W020120209597804851576.jpg

http://www.psych.ac.cn/xwzx/zhxw/201202/W020120209597804868519.jpg

高文斌研究员

郭建友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实验室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