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态


谈科研写作与科研之路
作者: 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U 日期: 2012/05/17 

——记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第六次“人文与科学”沙龙

  5月14日中午,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人文与科学双重视角”第六次学术沙龙在南楼三层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科研写作与科研之路”,由罗非研究员主持,陈楚侨研究员、周雯研究员、郭建友研究员、李勇辉副研究员、陈杰助理研究员以及一些在学和即将入学的同学参加了分享与交流。

  无论是正在求学的学子,还是从事科研事业的学者,在科研之路上可能都有很多困惑。周雯研究员介绍了国外一般专门设置一学期有关科研写作和学术生涯的课程,并推荐了两本很有帮助的经典书籍——美国心理学会(APA)出版的The Compleat Academic: A Career Guide和How to Write A Lot: A Practical Guide to Productive Academic Writing。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繁忙的工作中翻阅一下,也许您也能从中获益一二。

  如何进行科研写作?周雯研究员分享了书中的一些观点,如每天分配固定时间写作,而不是抱怨找不到时间写文章,或等灵感闪现、情绪在了、状态好了再写。陈楚侨研究员也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理念:所有数据都有用,不要浪费数据(当然不能重复投稿);尽量多地发表文章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且投稿不只限于高影响因子杂志。他提出了“珍珠串项链”的写作方式,即:每天都坚持写,不管好与不好,先写出来;并且先写一些关键点,然后再连缀起来;发文章也是同样道理,片面追求高影响因子,可能反而不如从基础做起,对自己的研究不断从各个角度进行呼应、佐证或对照,慢慢积累。同时还提出,拒稿后的修稿再投反应时可能也与成果的多寡有关,如果反应越来越快,那么发表文章可能也越来越多。陈楚侨研究员还提到要重视综述,综述不只是研究结果的堆砌和罗列,而是将所思考的东西构思成一个核心的概念或想法,并阐述清楚。

  李勇辉副研究员指出,论文撰写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设计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会因为结论限定得不严谨而被审稿人批评。周雯老师分享到,写文章就像“制作钻石戒指”,实验数据就像“原钻”,要分析处理,切割打磨,才能折射出璀璨光芒,而文章就是为数据量身定做的精巧“底座”,它以最美的角度呈现实验发现。

  大家也讨论了性格与写作方式及科研开展的关系,有人动笔之前需要想好全文轮廓,而有人则边写边构思;有人喜欢一气呵成,有人喜欢每天写一些。总之,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王道。大家还讨论了阴性实验结果不容易被认可的问题,提出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论证并把故事讲好,并考虑投到专门接收阴性结果文章的杂志。

  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保持长久的学术生命力和活力?周雯研究员分享到,科研工作就像一个“生态链”,手中既有投稿的文章、正在分析的数据,也有正在进行的实验、或刚产生的好想法,这些进展状态不同的并行研究,可以保证一个研究不顺利时,另一个还能继续开展,这样所期待的源源不断地出成果的状态可能就会出现。若研究依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可能这一阶段顺利的,下一阶段就变成不顺利,反之亦然。陈楚侨研究员补充到,“生态链式科研”最重要的是保证研究方向的聚焦。同时还指出,博士毕业阶段不要限制自己太死,早期阶段很有可塑性。而职业生涯中期就要保持聚焦,除了主方向外,可以拿出20-30%的精力开辟新的相关领域。周雯研究员还提到,批判性思维对一个人在学术道路上走多远有很重要的影响。

  如何寻找合适的科研合作对象?学生期间除了听从导师安排并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研方向外,也要多多合作,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成果,但要保证研究方向聚焦,避免散乱。关于合作,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互相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那么从哪里找合作对象呢?可以从国内外会议交流过程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另外,同学、同门可能也是理想的合作对象,大家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共同成长发展。

  在不断求索的科研道路上,最初的选择和当下的行动可能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行动起来,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科研写作方式,走出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实验室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