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科院STS项目“帕金森病的综合诊断干预体系及示范应用”启动会在心理所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18 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周雯研究组 姚方姝

  515日,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帕金森病的综合诊断干预体系及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南楼一层VIP会议室召开。STS项目全称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Initiative),是“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提出以来,作为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推进科技成果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此项目是心理所首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的该类项目。 

  中科院科发局生物技术处赵心刚副研究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教授,北京地坛医院伍文清教授,北京301医院王洪田教授,北京安贞医院房芳教授,北医三院刘娜博士,项目技术合作单位代表及骨干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心理所周雯研究员主持。 

  会上,心理所所长傅小兰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从国计民生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景两个方面阐述了项目研究的意义。赵心刚希望“帕金森病的综合诊断干预体系及示范应用”项目能在贴合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在有限的项目开展时间内落实相应措施,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贡献力量。 

  随后,周雯研究员和合肥物质研究院杨先军副研究员作为该项目两个执行团队的责任人,分别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和项目进展。周雯提到,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等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最早的临床症状,也是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之一,但国内尚缺乏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嗅觉识别测验产品。针对这一现状,依托国内目前唯一的人类嗅知觉研究平台,团队研发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嗅觉识别测验,并建立了全国常模。团队得到了国内知名香料公司和气味电子设备公司的技术支持,并与多家临床机构进行积极合作,将体检筛查和临床使用作为项目的未来发展目标。杨先军介绍了其研究团队通过动态传感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进行步态检测与干预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客观的数据指标支持临床的鉴别诊断,从而达到更高的诊断正确率。 

  在讨论环节,各医疗单位和技术合作单位的代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在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并对项目进展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尽快实现从诊断到干预的“闭环”式系统,为临床的精细化诊断和鉴别提供更多的帮助。 

 

会议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