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发表文章阐述不同书写系统之间阅读机制的普遍性与特异性

发布时间:2022-02-28 作者:李兴珊研究组

  世界上现存语言约七千种,其中数百种语言有文字书写形式,其书写符号迥然不同。例如,“猫”(中文)、“cat”(英语)和“???”(韩语)都表示猫,但书写符号差异很大。几十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全面解析人类阅读的认知机制。以往的阅读模型和经典理论大多建立在拼音文字研究的基础上,这些模型在多大程度上能推广到其他书写系统?不同书写系统各具特点又有相同之处,其阅读机制具有哪些普遍性与特异性?回答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是全面解析人类阅读机制的必要一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在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上发表题为《Universal and specific reading mechanisms across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的综述文章,系统论述了不同书写系统的共性与特异性,以及人类阅读认知机制的普遍性和特异性。

 

  文章首先描述了不同书写系统的独特属性。这些特异性表现在文字符号编码声音的方式、文字符号的视觉形式、词汇与句子的物理空间布局以及构词法等方面。这些书写系统的独特属性导致读者在阅读不同语言的文字时产生不同的认知机制,具体表现在视觉识别到语义通达的通路、知觉广度、词切分和眼跳目标选择机制、复合词加工等方面。

  尽管不同书写系统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不同书写系统之间仍存在一些共同的阅读加工机制:不同书写系统的阅读过程涉及的主要认知阶段基本相同;词在不同的书写系统的阅读中均为重要的加工单元;阅读的注意转移方式基本类似等等。产生这些普遍性认知机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阅读不同的书写系统均需要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执行控制等一般认知过程的参与,而这些认知过程在不同书写系统的阅读之间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第二,不同的书写系统之间存在一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也会造成认知机制的普遍性。

 

图1. 不同书写系统的阅读机制的普遍性

 

  文章指出,不同文字书写系统的阅读之间既存在普遍性的认知机制,又存在特异性的认知机制。大多数普遍性的认知机制具有一般性、抽象性特征,而这些普遍性原则在不同书写系统中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尽相同,体现出书写系统特异性的认知机制。

  文章还讨论了非拼音文字研究带来的重要启示。首先,比较不同书写系统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单一书写系统研究无法得出的结论。另外,考察多种书写系统有助于揭示普遍性阅读机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文章强调,迄今还没有一个通用的阅读模型适用于所有书写系统,因此研究者在采用现有模型解释研究结果时需考虑其对特定书写系统的适用性。

  文章最后强调了不同书写系统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阅读机制的普遍性和特异性的必要性,呼吁未来研究需要考察书写系统的特点如何引导读者产生特异的阅读机制,以及阅读模型的适用性等问题。

  该研究是心理所与芬兰图尔库大学开展的合作研究。心理所是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单位。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992)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SFC 62061136001/DFG TRR-169)的共同资助。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全文可以通过https://rdcu.be/cHvDa查看)。该期刊是Nature旗下2022年1月刚创刊的综合类心理学期刊,是《自然综述》系列期刊首次聚焦社会和行为科学,主要发表权威、易读的热点综述、观点和评论文章,涵盖整个心理学领域及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应用。

  论文信息:

  Li, X.*, Huang, L., Yao, P. & Hy?n?, J. (2022). Universal and specific reading mechanisms across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 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4159-022-00022-6

  其他相关论文:

  Li, X.*, & Pollatsek, A. (2020).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ord processing and eye-movement control during Chinese rea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27(6), 1139-1162. http://dx.doi.org/10.1037/rev0000248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