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服务

抗疫“安心”行动:“安心大讲堂”后现代心理、传统文化与心理援助系列讲座第三场开讲

发布时间:2020-05-17

  “抗击疫情安心行动”之“安心大讲堂”后现代心理、传统文化与心理援助系列讲座经历了两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于422日晚迎来第三场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志愿者的成长与反思”。    

  此次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书记、教授骆宏主持,中央财经大学企业和社会应用心理学院所长、教授赵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李明三位后现代心理学专家展开对话。    

  首先是三位专家与主持人进行对话分享。李明分享了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心理学和志愿者工作所做的反思,追朔志愿者工作和志愿者精神的文化渊源;志愿者除了具有公益精神,还要有专业能力;志愿者应平衡心态,戒掉三心(胜人之心、救人之心和教人之心),培养诚意和敬意,要有面对各种评价的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祝卓宏基于自己在2003年非典期间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多年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对当下抗疫防疫的心理援助工作具有反思和成长意义的指导原则,强调心理援助志愿者应当遵循四大基本原则(专业化、有序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赵然从疫情发生以来接触并参与到十几家组织心理援助的培训、督导、咨询工作出发,分享了自己关于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的五点切身体会:公益之心、团队之情、督导之实、流程之规和成长之题。 

  之后,活动邀请心理援助志愿者与专家进行对话分享。志愿者嘉宾基于以往在叙事疗法和心理咨询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参加此次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的感受,分享了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的经历,与专家就心理援助工作的组织建设、长期支持等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光荣、全息生命生态文化集中倡导者刘丰和三智书院特聘导师张曙中进行点评分享。江光荣在“后现代”与“古代”、中国文化的反差意境中,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认识和独特观察,倡导志愿行为要初心不改,性质不变。刘丰点评了各位专家的分享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回顾了专家在分享中的几个关键观点。张曙中总结了前面对话和分享,用“仁、智、勇”和“仁、慈、悲”两组词汇对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使大家的思想产生碰撞,使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完成了一次华丽的意义沉淀和生命升华。抗疫工作还没有结束,心理援助公益活动还将持续进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安心行动”的后续活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