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主页
科普解读

面对疫情,请调节好心理

  新冠疫情汹涌而至,它具有与其他病毒性肺炎极为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又具有更长的潜伏期和更强的传染性。据媒体报道,全球确诊病例已超300万,各地的疫情防控在不断升级。疫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对疫情的关注和认识也在逐渐增多。 

  

  传染病能对人们造成哪些影响? 

  

传染病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实际上它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从未消失。记载较为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传染病是公元前430年雅典爆发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近一半的居民在这次瘟疫中丧生;14世纪横扫欧洲的鼠疫,猖獗3个多世纪,夺走了2亿多人的性命;16世纪末,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的导火索天花使得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十不存一;还有20世纪一战爆发的流感、21世纪的SARS等。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受到传染病的困扰。
来势汹汹的疫情不仅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面对传染病可能造成的死亡后果时,人们的情绪处在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恐慌、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
短期轻微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潜在的感染源。比如,当我们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咳嗽、打喷嚏等,就会产生担心或焦虑情绪,并下意识地离他们远一些。但是,长期处在负面情绪下不仅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还会影响免疫系统,这样反而会更容易生病。更重要的是,负面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考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得我们很有可能无法对一些事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就导致了我们面对与疫情有关的多种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不加思考的从众行为。
如果不对这些负面情绪和错误认知进行及时疏导和干预,不仅对心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产生抑郁、强迫等症状,也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疫情中有效调节自身负面情绪? 

  

首先,避免因接收过多信息造成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在疫情发生之后,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与疫情相关的信息,无论是媒体发布的疫情报道还是坊间流传的所谓“疫情防护偏方”等,过度浏览和接收这些信息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额外的负担。可以努力控制自己浏览此类信息的时间,比如限定在一个小时之内,同时尤其在睡前不适宜过度关注这些信息。
其次,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采取正向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尝试着告诉自己,“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或者“这一切虽然可能看起来很困难,但是我可以应付它”等。我们不应该只往坏处看,需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我们应当相信的是问题可能确实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是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并成为过去。在此时也更应该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
最后,通过运动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帮助缓解负面情绪。运动能够增加心血管机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当身体觉得充满力量时,我们的心理也会相应地受到积极的影响。另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书、听音乐、写字等,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从而放松身心,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
疫情的发生虽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这一段艰苦的日子终会成功过去,最终成为我们记忆中难忘时刻。

 

  转载自:中科院之声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10049795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9520
Email:webmaster@psych.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